遗尿症,俗称尿床,通常是指儿童在睡觉时不由自主地小便。一般来说,只有20%的患者在4岁时有遗尿,5%的患者在10岁时有遗尿,少数患者在成年前有遗尿症状。原发性遗尿,又称原发性遗尿,约占70%~80%。继发于下尿路梗阻、膀胱炎、神经源性膀胱(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困难)和其他疾病的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。除夜间尿床外,儿童在白天还经常出现尿频、尿急、排尿困难和小便精细等症状。
1.平时很容易出汗,尤其是晚上。睡眠姿势主要是攀爬或水平卷曲。它古怪、胆小、内向。在冬季或雨天,情况会恶化。
2.困了,很难醒来。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。入睡后,无意识排尿通常发生在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,主要发生在夜间和午夜,有时在夜间数次,甚至可能持续数年。
3.在生殖和泌尿系统方面,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,甚至尿床的比例也不同,这在4至6岁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是相似的。然而,7岁以后,男孩比女孩大。11岁时,男孩出汗量是女孩的两倍。这可能是女孩生理成熟较早、继发性遗尿较少和对如厕训练抵抗力较低的原因。
儿童遗尿症的诊断标准
1.儿童遗尿症诊断的年龄标准;如果诊断为遗尿症,孩子必须大于5岁。由于年龄的特点,5岁以下儿童排尿中枢发育不完善,易发生遗尿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大多数情况会逐渐缓解和改善。这是一种生理现象,不能诊断为病理性遗尿。
儿童遗尿症的第二诊断标准;如果孩子每周有两次以上的遗尿,且持续三个月以上,则可被诊断为遗尿。因为很多孩子睡觉前偶尔会因为疲劳和兴奋而弄湿他们的床,这种情况不属于遗尿症的范畴。
3排除尿路感染等其他疾病;儿童遗尿的诊断还应排除尿路感染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尿床。因为很多儿童,尤其是女孩,更容易患上尿路感染,导致尿路刺激症状,如排尿、尿急、疼痛和遗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