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尿怎么了?儿童遗尿症的发病率很高。主要指5岁以上的儿童,每周排尿两次以上,夜间不知情3个月以上,称为遗尿。因为排尿年龄可以控制在5岁,5岁以下尿床不是大问题,可以持续观察。5岁以上,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尿液,不能连续醒来和小便。一个问题是遗尿。
它应该持续一段时间。例如,孩子们偶尔会因为太累、睡得太晚或喝太多水而弄湿他们的床。这可能是一个偶然的症状,所以他们不需要被诊断为遗尿症。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,如青少年,每周尿床不到两次,可能一个月几次。年龄较大的孩子也应该考虑尿床。因此,终确定5岁以上儿童夜间非自愿排尿,即3个月内每周排尿两次以上,诊断为遗尿。
什么是儿童遗尿症?儿童遗尿是指儿童夜间睡觉时出现的不自主排尿现象。正常儿童在3-4岁时可控制日间排尿,5岁时可控制夜间排尿。因此,5岁之前的夜间排尿不是遗尿。儿童遗尿是一种常见病。
5岁儿童发病率约为16%,7岁儿童发病率为10%。11-12岁儿童的发病率较低,约为5%。儿童遗尿的致病因素很多。如果您有遗尿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需要治疗。
导致遗尿的原因很多,通常不是单一因素。常见的因素有遗传因素、生长迟缓、睡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精力、心理因素、泌尿系统疾病等。当儿童出现遗尿症症状时,应进行常规检查,如体格检查、尿常规、B超、骶尾部X线片等,以清除器质性病变。遗尿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、改变日常习惯、行为治疗、心理治疗、实践、中医和针灸。
1.父母不应该因此而殴打、责骂和责备孩子。他们应该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的孩子。
2.黄昏后,睡前喝水小便。
3.晚上按时叫醒孩子,逐渐减少醒来次数,按时排尿,并用中药治疗。
4.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改进,应考虑药物治疗。常用药物包括胆碱类药物,停药后可能复发,应逐渐减少至停药。
遗尿是指5岁以上儿童尿床。如果是这样,有必要检查泌尿系统的CTU,看看孩子是否有先天性腰骶裂或泌尿系统变形。如果不是,则认为是原发性遗尿。
饭后停止喝水,睡前小便,晚上叫醒孩子小便1~2次,白天多喝水,尽量拉长两次小便的距离,促进小便量的增加,逐渐增加膀胱容量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添加异丙嗪来减少儿童的睡眠深度。